事迹的著作,一般都是本人撰
写,可以看做是自传。
年谱的作者叫王致,是前夏时期的王家子弟,通过名字王嗣璁就知道他乃王
家三服亲以外的族人,按照自叙年谱记载他生于夏纪一百八十三年,卒年未知,
原因很简单,人只有活着才能给自己写年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他至少活了
六十岁,王致在序文的第一段中明说了木匣是他在夏纪二百四十三年时埋下的,
理由,就是不想让自己的过往泯灭在历史之中,看家族哪个有缘人能挖到了。
时间胶囊的想法不唯独王嗣璁能想到,只是收货人太随机了。
王嗣璁也是运气,定国公府在前夏覆灭后被农民军洗劫焚烧,如今的国公府
是在过去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王致便是此处庭院历史上的一名主人,要是苦役
在修建新国公府时挖掘到此物就没有他什么事情了。
序的第二段中王致说自己十一岁时就东渡日本,截止到五十三岁前少说有一
半光阴在岛国度过,受到自成一派的岛国文化影响不小,很多习惯已经改不了了,
算是半个日本人了,就比如说书籍的装订,日本人非常的死板与守旧,抱着郑朝
时期传过来的卷轴装订不放,而不是用更方便的册装装订,自己索性也就跟着做
了。
第三段起就是王致对自己人生的概述了,「圆真?这法号。」第三段的开头
让王嗣璁憋不住的轻笑起来,王致他是一个和尚,圆真便是其法号,王嗣璁上辈
子知道两个法号为圆真的和尚,一个是倚天屠龙记中的霹雳混元手成昆,另一个
是游戏只狼中的忍者杀手弥山院圆真,当年打只狼的时候他控制的独臂忍者可是
没少被弥山院圆真用十字枪给叉杀。
不过当把看完序言后王嗣璁的后背不由渗出了几丝冷汗,如果王致所言都是
真的,那家族的阴暗实在是太深沉了,简直就是不见底的深渊:定国公府在前夏
倭寇肆虐时期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王致就是国公府用来搅动东海局势的黑
手套。
王致言自己从二十岁开始到五十三岁,三十三年之间给家族杀了不少人,走
私了不少物品,换来了无数的财富,五十四岁时改名换姓,回到国公府中颐养天
年,便以浮世绘附带文字的方式将自己波澜壮阔的海贼王生涯记录下来。
孤证不立,王嗣璁就从书架上取下了《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
《夏书·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余白柳章许》和《海防筹议》。
转生后王嗣璁得了一个特殊的能力,就是记忆力大增,这应该是双魂融之后
的福利,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各种史书典籍,看过一遍就能有着深刻的印象,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不属于人物列传而是国家列传,主要记
录了倭国在前夏时期的事情,当然也会在开头粗略提及这个国家的脉络:日本,
古倭奴国,申文帝中,改日本,以近东海日出而名也。
地环海,惟东北限大山,有三岛、五畿、七道、六十六律令国,统五百八十
七郡……地理之后就是社会方面的记载,在信息交流不畅的封建时代,记录外国
的传记不免漏洞百出,但统治集团更迭这档子大事很难出错,幕府的名字和顺序
没有问题。
日本在封建时代确实只有三岛,北海道纳入统治是明治维新之后的事情了,
此前叫做虾夷岛,这个时空的日本也该如此吧,王嗣璁想到。
倭寇侵扰沿海是前夏对日交流绕不过去的篇章,可以说夏朝对该时期日本的
认知八成来自于倭患,战争不是别的,知己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剿倭占据了《夏
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七成的篇幅,圆真是《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
·日本》提及次数最多的倭寇首领,在列传中出现了八次之多,一出现后面基本
上都会跟着他作恶,或是与官兵交战的文字记载,是当时公认的最凶悍倭寇首领,
在沿海地区犯下了累累血案。
《夏书·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余白柳章许》是合传,记录了余宽、白玉凤、
柳成、章应甲、许深这五位抗击倭寇侵略的海军将领的事迹,五位剿倭将军的事
迹中也都有他们与圆真交战的记录。
《海防筹议》是夏世宗朝时江南东行省巡抚朱汝贞为防御倭寇,收集海防有
关资料编辑而成的一部沿海军事图籍,成书于夏纪二百二十三年,里面的「沿海
山沙图」,是此方炎黄大地上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内容详备而又完整的海防军
事地形图。
王致在序言部分说朝廷水师不过如此,洋洋自得说了自己昔年身为圆真时祸
害沿海的多起大案:老子纵横东海三十年,杀了那么多人,抢了那么多沿海城镇,
余宽、白醒、柳成、章应甲、许深这五个傻逼,跟老子斗了那么多年也没有把我
怎么样,尤其是白醒这个老小子,还把女儿搭上了,其中有六件王嗣璁发现能和
夏书中的记载对得上,交战地点也都有《海防筹议》背书。
再者就是王致记下了芦名幕府灭亡的具体时间,夏书确实记载了芦名幕府的
存续时间,始于夏纪十三年,终于二百三十一年,精确到年份而已,王致的记录
确实精细到了日,夏纪二百三十一年六月十一日,史书是后人对前事的记录,夏
书的成书时间是夏纪三百七十一年,后夏朝廷没有必要对一个海贼进行美化,这
就证明了一件事,王致在自叙年谱中的记录是真的!
夏世宗时期最大的倭寇集团海坊主的头目圆真居然是王家的远支子弟!
耐着性子看完自叙年谱的引言部分后王嗣璁就乐了,正文部分都是插图与文
字的组合,第一页画卷的主题是稚子东渡:一艘帆船迎着初升的旭日,朝着前途
未卜的东方驶去,图下方是文字,用文言文说明了东渡的时代大背景。
朝贡体系是以炎黄大一统王朝为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在朝贡体
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为核心的文化圈,是炎黄被称之
为中央之国的最大象征。
纵观两个时空的炎黄史书,皇帝最得意最荣耀的一句话大约就是「八方来贡,
万国来朝」,朝贡贸易是朝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两个时空的炎黄中央王朝的
做派都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
写,可以看做是自传。
年谱的作者叫王致,是前夏时期的王家子弟,通过名字王嗣璁就知道他乃王
家三服亲以外的族人,按照自叙年谱记载他生于夏纪一百八十三年,卒年未知,
原因很简单,人只有活着才能给自己写年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他至少活了
六十岁,王致在序文的第一段中明说了木匣是他在夏纪二百四十三年时埋下的,
理由,就是不想让自己的过往泯灭在历史之中,看家族哪个有缘人能挖到了。
时间胶囊的想法不唯独王嗣璁能想到,只是收货人太随机了。
王嗣璁也是运气,定国公府在前夏覆灭后被农民军洗劫焚烧,如今的国公府
是在过去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王致便是此处庭院历史上的一名主人,要是苦役
在修建新国公府时挖掘到此物就没有他什么事情了。
序的第二段中王致说自己十一岁时就东渡日本,截止到五十三岁前少说有一
半光阴在岛国度过,受到自成一派的岛国文化影响不小,很多习惯已经改不了了,
算是半个日本人了,就比如说书籍的装订,日本人非常的死板与守旧,抱着郑朝
时期传过来的卷轴装订不放,而不是用更方便的册装装订,自己索性也就跟着做
了。
第三段起就是王致对自己人生的概述了,「圆真?这法号。」第三段的开头
让王嗣璁憋不住的轻笑起来,王致他是一个和尚,圆真便是其法号,王嗣璁上辈
子知道两个法号为圆真的和尚,一个是倚天屠龙记中的霹雳混元手成昆,另一个
是游戏只狼中的忍者杀手弥山院圆真,当年打只狼的时候他控制的独臂忍者可是
没少被弥山院圆真用十字枪给叉杀。
不过当把看完序言后王嗣璁的后背不由渗出了几丝冷汗,如果王致所言都是
真的,那家族的阴暗实在是太深沉了,简直就是不见底的深渊:定国公府在前夏
倭寇肆虐时期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王致就是国公府用来搅动东海局势的黑
手套。
王致言自己从二十岁开始到五十三岁,三十三年之间给家族杀了不少人,走
私了不少物品,换来了无数的财富,五十四岁时改名换姓,回到国公府中颐养天
年,便以浮世绘附带文字的方式将自己波澜壮阔的海贼王生涯记录下来。
孤证不立,王嗣璁就从书架上取下了《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
《夏书·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余白柳章许》和《海防筹议》。
转生后王嗣璁得了一个特殊的能力,就是记忆力大增,这应该是双魂融之后
的福利,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各种史书典籍,看过一遍就能有着深刻的印象,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不属于人物列传而是国家列传,主要记
录了倭国在前夏时期的事情,当然也会在开头粗略提及这个国家的脉络:日本,
古倭奴国,申文帝中,改日本,以近东海日出而名也。
地环海,惟东北限大山,有三岛、五畿、七道、六十六律令国,统五百八十
七郡……地理之后就是社会方面的记载,在信息交流不畅的封建时代,记录外国
的传记不免漏洞百出,但统治集团更迭这档子大事很难出错,幕府的名字和顺序
没有问题。
日本在封建时代确实只有三岛,北海道纳入统治是明治维新之后的事情了,
此前叫做虾夷岛,这个时空的日本也该如此吧,王嗣璁想到。
倭寇侵扰沿海是前夏对日交流绕不过去的篇章,可以说夏朝对该时期日本的
认知八成来自于倭患,战争不是别的,知己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剿倭占据了《夏
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七成的篇幅,圆真是《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
·日本》提及次数最多的倭寇首领,在列传中出现了八次之多,一出现后面基本
上都会跟着他作恶,或是与官兵交战的文字记载,是当时公认的最凶悍倭寇首领,
在沿海地区犯下了累累血案。
《夏书·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余白柳章许》是合传,记录了余宽、白玉凤、
柳成、章应甲、许深这五位抗击倭寇侵略的海军将领的事迹,五位剿倭将军的事
迹中也都有他们与圆真交战的记录。
《海防筹议》是夏世宗朝时江南东行省巡抚朱汝贞为防御倭寇,收集海防有
关资料编辑而成的一部沿海军事图籍,成书于夏纪二百二十三年,里面的「沿海
山沙图」,是此方炎黄大地上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内容详备而又完整的海防军
事地形图。
王致在序言部分说朝廷水师不过如此,洋洋自得说了自己昔年身为圆真时祸
害沿海的多起大案:老子纵横东海三十年,杀了那么多人,抢了那么多沿海城镇,
余宽、白醒、柳成、章应甲、许深这五个傻逼,跟老子斗了那么多年也没有把我
怎么样,尤其是白醒这个老小子,还把女儿搭上了,其中有六件王嗣璁发现能和
夏书中的记载对得上,交战地点也都有《海防筹议》背书。
再者就是王致记下了芦名幕府灭亡的具体时间,夏书确实记载了芦名幕府的
存续时间,始于夏纪十三年,终于二百三十一年,精确到年份而已,王致的记录
确实精细到了日,夏纪二百三十一年六月十一日,史书是后人对前事的记录,夏
书的成书时间是夏纪三百七十一年,后夏朝廷没有必要对一个海贼进行美化,这
就证明了一件事,王致在自叙年谱中的记录是真的!
夏世宗时期最大的倭寇集团海坊主的头目圆真居然是王家的远支子弟!
耐着性子看完自叙年谱的引言部分后王嗣璁就乐了,正文部分都是插图与文
字的组合,第一页画卷的主题是稚子东渡:一艘帆船迎着初升的旭日,朝着前途
未卜的东方驶去,图下方是文字,用文言文说明了东渡的时代大背景。
朝贡体系是以炎黄大一统王朝为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在朝贡体
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为核心的文化圈,是炎黄被称之
为中央之国的最大象征。
纵观两个时空的炎黄史书,皇帝最得意最荣耀的一句话大约就是「八方来贡,
万国来朝」,朝贡贸易是朝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两个时空的炎黄中央王朝的
做派都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