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加了安神草药的肉汤。
篝火燃烧时发出‘噼啪’的轻响,不时有火星溅起,在夜空中划出转瞬即逝的弧线。锅里肉汤的香气混合着安神草药独特的微苦,在微凉的夜风中弥漫开来,吸入鼻腔,连日来的疲惫与悲伤似乎都消散了些许。
我们在帐篷旁并排而坐。她脱下了那双被溪水打湿的靴子,露出一对玲珑剔透、如同白玉雕琢般的脚丫,在火光的烘烤下,泛着诱人的粉色。
我们开始聊些日常。
聊这八百里的路程,我们大概需要走多久;聊江湖上的奇闻异事,那些我只在说书先生口中听到过的、快意恩仇的传说。
气氛,在跳跃的火光和滚烫的肉汤中,变得温暖而又融洽。
就在这时,她那双清澈的眼眸,落在了我身旁那柄用粗布包裹着的“临渊”古剑上。
“李邵,”她突然开口,打破了这份宁静,“你的剑……那天在花魂阁,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的心,猛地一跳。
我知道,她指的是我拔出“临渊”的那一刻,那股突然爆发的、连我自己都感到陌生的强大力量。
我沉默了片刻。这是我最大的秘密,是我那片空白过去唯一的线索。但看着她那双充满了真诚与好奇的眼眸,我知道,我无法,也不愿,对她有所隐瞒。
我把实情告诉了她。
我告诉她,在那一刻,在我看到她即将被那老魔头玷污的那一刻,我心中那股极致的爱意与恨意,是如何如同火山般爆发。
我告诉她,当我用尽全力,去握住“临渊”的剑柄时,我的脑海中,是如何如同被雷电劈中一般,涌入了无数关于剑法与诗词的、陌生的记忆。
“那感觉……很奇怪。”我努力地,向她描述着那份难以言喻的感受,“就像是……就像是有一个不属于我的灵魂,在我的身体里,苏醒了过来。又或者说,那才是我自己,一个我早已遗忘的、真正的自己。”
“像是有人在我脑海中,演练了千百遍剑法,吟诵了千百遍诗词。”我看着篝火,眼神有些迷茫,“那些剑招,那些诗句,我从未学过,却又感到无比的熟悉。我的身体,甚至比我的脑子,更先一步地,做出了反应。”
我抬起头,看着她,眼中充满了困惑与一丝连我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恐惧。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些……我甚至觉得,那一刻,那个拔剑杀人的我,不是我。”我苦笑着,“我只是一个郎中,一个……连杀鸡都不敢的胆小鬼。”
我将自己最深处的、最脆弱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她的面前。
她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我。等我说完,她只是沉默地,看着我。那双清澈的眼眸,在火光的映照下,如同两颗最璀璨的星辰。
许久,她才缓缓地,伸出手,将她那只冰凉的手,轻轻地,覆在了我那只紧握着、微微颤抖的手上。
“那不是别人。”
她的声音,轻柔,却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你就是你。”
是啊,无论我曾经是谁,无论我将来会是谁。至少现在,在她眼中,那就是我。这就足够了。
或许是我的坦诚,也或许是这宁静的、只属于我们二人的夜晚,让她那座冰封的心,彻底融化了。她那清冷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我从未见过的、如同孩童般狡黠的笑意。
她侧过脸,那双明亮的眼睛注视着我,那对在火光下显得粉嫩剔透的脚丫,在空中,轻轻地踢踏着,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那么,诗剑行,”她带着笑意,第一次,用一种充满了认可与调侃的语气,念出了这个属于我的名号,“为我写几首诗吧?”
我的心,猛地漏跳了一拍。
我看着她那充满了期待与狡黠的脸庞,看着她那双如同弯月般的笑眼,我无法拒绝,也……不想拒绝。
我点了点头。
我没有笔,也没有纸。
我只是伸出手指,以大地为纸,以篝火的灰烬为墨,在那片冰冷的、见证了我们所有故事的土地上,缓缓地,写下了三首,只属于这个夜晚,只属于她的诗。
我写了三首。一首写剑,一首写医,一首写她。
“临渊独坐,不知我是谁。不求斩仙佛,不为夺王魁。只愿手中剑,护卿一世安。”
我写的是“临渊”,是我那失落的过去,也是我那刚刚觉醒的、充满了杀伐之气的力量。我不知道这力量会将我带向何方,但我知道,从它为她而出鞘的那一刻起,它唯一的意义,便是守护。
“草庐有父,教我识百草。一针安魂魄,一剂愈心焦。如今愿为医,医卿眉间梢。”
我写的是养父,是我那逝去的、充满了温暖的三年。医者仁心,是我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我或许无法再做一个纯粹的郎中,但我愿意,用我毕生的所学,去抚平她眉宇间,那因“离恨”而生的、淡淡的哀愁。
写完这两首,我抬起头,看向她。她的脸上,早已没有了之前的戏谑与调侃,那双清澈的眼眸,在火光的映照下,如同两汪最温柔的春水,静静地,倒映着我的身影。
我深吸一口气,写下了,最后一首。
我写她。
“初见山洞里,疑是月中仙。再见战尘中,伞开墨色莲。此生若有幸,与卿共临渊。”
当我写下最后一个字时,整个世界,都仿佛陷入了永恒的寂静。只有篝火,还在“噼啪”作响。
我不敢看她。我怕,我怕我那太过直白、太过炽热的心意,会惊扰了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许久,许久。
一声如同银铃般清脆的、压抑不住的轻笑声,在寂静的夜色中,缓缓响起。
她笑得很开心。
那笑声,清脆、悦耳,不带一丝一毫的清冷,只有属于少女的、最纯粹、最动人的喜悦。
暮色渐沉,夜风也带上了几分寒意。篝火的温暖,终究无法抵御这天山深处那深入骨髓的冰冷。
我们钻入了那顶由她亲手搭起的、小小的帐篷。
帐篷内的空间,比我想象的还要狭小。我们二人并排躺下,几乎是肩并着肩,腿挨着腿。我能清晰地闻到她身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
篝火燃烧时发出‘噼啪’的轻响,不时有火星溅起,在夜空中划出转瞬即逝的弧线。锅里肉汤的香气混合着安神草药独特的微苦,在微凉的夜风中弥漫开来,吸入鼻腔,连日来的疲惫与悲伤似乎都消散了些许。
我们在帐篷旁并排而坐。她脱下了那双被溪水打湿的靴子,露出一对玲珑剔透、如同白玉雕琢般的脚丫,在火光的烘烤下,泛着诱人的粉色。
我们开始聊些日常。
聊这八百里的路程,我们大概需要走多久;聊江湖上的奇闻异事,那些我只在说书先生口中听到过的、快意恩仇的传说。
气氛,在跳跃的火光和滚烫的肉汤中,变得温暖而又融洽。
就在这时,她那双清澈的眼眸,落在了我身旁那柄用粗布包裹着的“临渊”古剑上。
“李邵,”她突然开口,打破了这份宁静,“你的剑……那天在花魂阁,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的心,猛地一跳。
我知道,她指的是我拔出“临渊”的那一刻,那股突然爆发的、连我自己都感到陌生的强大力量。
我沉默了片刻。这是我最大的秘密,是我那片空白过去唯一的线索。但看着她那双充满了真诚与好奇的眼眸,我知道,我无法,也不愿,对她有所隐瞒。
我把实情告诉了她。
我告诉她,在那一刻,在我看到她即将被那老魔头玷污的那一刻,我心中那股极致的爱意与恨意,是如何如同火山般爆发。
我告诉她,当我用尽全力,去握住“临渊”的剑柄时,我的脑海中,是如何如同被雷电劈中一般,涌入了无数关于剑法与诗词的、陌生的记忆。
“那感觉……很奇怪。”我努力地,向她描述着那份难以言喻的感受,“就像是……就像是有一个不属于我的灵魂,在我的身体里,苏醒了过来。又或者说,那才是我自己,一个我早已遗忘的、真正的自己。”
“像是有人在我脑海中,演练了千百遍剑法,吟诵了千百遍诗词。”我看着篝火,眼神有些迷茫,“那些剑招,那些诗句,我从未学过,却又感到无比的熟悉。我的身体,甚至比我的脑子,更先一步地,做出了反应。”
我抬起头,看着她,眼中充满了困惑与一丝连我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恐惧。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些……我甚至觉得,那一刻,那个拔剑杀人的我,不是我。”我苦笑着,“我只是一个郎中,一个……连杀鸡都不敢的胆小鬼。”
我将自己最深处的、最脆弱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她的面前。
她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我。等我说完,她只是沉默地,看着我。那双清澈的眼眸,在火光的映照下,如同两颗最璀璨的星辰。
许久,她才缓缓地,伸出手,将她那只冰凉的手,轻轻地,覆在了我那只紧握着、微微颤抖的手上。
“那不是别人。”
她的声音,轻柔,却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你就是你。”
是啊,无论我曾经是谁,无论我将来会是谁。至少现在,在她眼中,那就是我。这就足够了。
或许是我的坦诚,也或许是这宁静的、只属于我们二人的夜晚,让她那座冰封的心,彻底融化了。她那清冷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我从未见过的、如同孩童般狡黠的笑意。
她侧过脸,那双明亮的眼睛注视着我,那对在火光下显得粉嫩剔透的脚丫,在空中,轻轻地踢踏着,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那么,诗剑行,”她带着笑意,第一次,用一种充满了认可与调侃的语气,念出了这个属于我的名号,“为我写几首诗吧?”
我的心,猛地漏跳了一拍。
我看着她那充满了期待与狡黠的脸庞,看着她那双如同弯月般的笑眼,我无法拒绝,也……不想拒绝。
我点了点头。
我没有笔,也没有纸。
我只是伸出手指,以大地为纸,以篝火的灰烬为墨,在那片冰冷的、见证了我们所有故事的土地上,缓缓地,写下了三首,只属于这个夜晚,只属于她的诗。
我写了三首。一首写剑,一首写医,一首写她。
“临渊独坐,不知我是谁。不求斩仙佛,不为夺王魁。只愿手中剑,护卿一世安。”
我写的是“临渊”,是我那失落的过去,也是我那刚刚觉醒的、充满了杀伐之气的力量。我不知道这力量会将我带向何方,但我知道,从它为她而出鞘的那一刻起,它唯一的意义,便是守护。
“草庐有父,教我识百草。一针安魂魄,一剂愈心焦。如今愿为医,医卿眉间梢。”
我写的是养父,是我那逝去的、充满了温暖的三年。医者仁心,是我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我或许无法再做一个纯粹的郎中,但我愿意,用我毕生的所学,去抚平她眉宇间,那因“离恨”而生的、淡淡的哀愁。
写完这两首,我抬起头,看向她。她的脸上,早已没有了之前的戏谑与调侃,那双清澈的眼眸,在火光的映照下,如同两汪最温柔的春水,静静地,倒映着我的身影。
我深吸一口气,写下了,最后一首。
我写她。
“初见山洞里,疑是月中仙。再见战尘中,伞开墨色莲。此生若有幸,与卿共临渊。”
当我写下最后一个字时,整个世界,都仿佛陷入了永恒的寂静。只有篝火,还在“噼啪”作响。
我不敢看她。我怕,我怕我那太过直白、太过炽热的心意,会惊扰了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许久,许久。
一声如同银铃般清脆的、压抑不住的轻笑声,在寂静的夜色中,缓缓响起。
她笑得很开心。
那笑声,清脆、悦耳,不带一丝一毫的清冷,只有属于少女的、最纯粹、最动人的喜悦。
暮色渐沉,夜风也带上了几分寒意。篝火的温暖,终究无法抵御这天山深处那深入骨髓的冰冷。
我们钻入了那顶由她亲手搭起的、小小的帐篷。
帐篷内的空间,比我想象的还要狭小。我们二人并排躺下,几乎是肩并着肩,腿挨着腿。我能清晰地闻到她身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