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 >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第十六章:献帝献后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第十六章:献帝献后

热门推荐:
,这就是夏武明给老妈上的谥号,这二字完美
概括了王贞儿的后半生,也是沿袭了皇后谥号随丈夫谥号的传统,当然,如果她
没有前半生的性奴美母黑历史就更完美了,可如果没有这段黑历史她就没有可能
成为一国之母,并为后夏续命近七十载的改革运动保驾护航,所谓「福兮祸所依,
祸兮福所倚」指的就是这种事情吧。

  通过王大铖的文字记载,王嗣璁发现王贞儿和实录上记载的一样,是个狠人,
按照太祖爷定下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继位原则,夏又寰驾崩后继承皇位的
乃是他与王贞儿所出的大儿子夏简宗安皇帝,大儿子也确实登上了皇位奈何于继
位后的第三年的春天染上了天花,天花那一半一半的死亡率就让他遇上了,得年
十五岁。

  夏太祖也是想到了皇帝无嗣这种极端情况,特意打了一个补丁:「凡朝廷无
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就算又这个
补丁也是轮不到夏武明上位,他上面还有个二哥呢,二哥在其兄长的灵柩前接受
百官的祝贺,成为了大夏第三十一位皇帝,只是六个月后他也因为天花感染而龙
驭宾天,连龙椅都没有焐热,得年十三岁,是为夏恭宗懿皇帝,这位夏恭宗懿皇
帝还不是大夏诸帝中在位时间最短的,最短的乃是前夏的懿宗悼皇帝,三月天子!

  朝廷在短短三年七个月间竟然驾崩了三个皇帝,不少野心家便认定此乃大夏
药丸的征兆,要不然皇帝怎么死得那么勤快呢!?

  一时间整个炎黄大地是暗流汹涌。

  在夏武明登基之前朝廷有过一次激烈的谁来继位的大讨论,不少朝臣以国赖
长君这个理由提出立熹宗的弟弟襄王,襄王与熹宗一母所出,皆是宪宗嫡子,再
者他刚过不惑,身强力壮,同时还是朝野上下公认的贤王。夏武明虽是先帝仅存
于世的嫡亲血脉,但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实三虚五,两夏历史上就没有这么小年
岁就继位的皇帝,而且据宫中传闻身体很是不好,三年零七个月间朝廷死了三个
皇帝这种事情委实骇人听闻,这个理由也能说得通。

  王贞儿怎么能容忍皇位旁落他家这种事情,再一次搬出了太祖高皇帝钦定的
《皇夏祖训》,最后她就在争论不休,宛如菜市场一般吵闹的金銮殿上提出了一
个大家都无法拒绝的条件,你们不是担心夏武明他命不长久嘛?那好,就让他出
痘,熬过天花不死就让他登基,熬不过就让襄王继位。

  这么做固然有对儿子未来的考量也有王贞儿自己的小算盘,新皇继位之后所
有人的身份、爵位什么的都要符合礼法。历史悠久且记载明细的好处就是可以用
来参考的先例众多,在此炎黄大陆上确实发生过皇帝因为绝嗣而帝系转移至长辈
或平辈,新皇以太后是自己晚辈或平辈为由将其降格为皇后的先例。

  太后可是封建时代女性所能获得的最高头衔,而且世人默认太后拥有在皇帝
年幼无知时垂帘听政的权力,简宗安皇帝登基时不过十二岁,王贞儿便以嫡母太
后的身份垂帘听政,成了朝廷事实上与名义上的话事人。

  人呐,在只有品尝过权力的滋味后才能明白它为何令无数人着魔了,王贞儿
第一次品尝到权力的味道是在她生下大儿子后的第二天,该凌迟的,该杀头的,
该绞刑的,就因为她那一句「为咱们的孩子积些德」就被改判为流放三千里。

  生杀予夺不外乎此!

  襄王坏就坏在没有及时上书朝廷表明自己的态度,说自己万万不敢觊觎大统,
而是装起聋作起哑来,显然是抱着侄儿死于天花他就能上位的侥幸心理,天花在
农业时代乃是无解的传染病,致死率高达一半,如果是免疫能力底下的儿童,死
亡率更高,可惜夏武明命硬,挺了过去,代价则是终生背负一张吓人的麻子脸。

  大夏朝从来不缺少小皇帝,仁宗九岁继位,代宗十岁继位,但夏武明从他二
哥那里接过皇位的时候实在是太小了,实三虚五,正是一个什么都不明白的年纪,
若是没有亲妈王贞儿的保驾护航,他早就被四大家族啃得骨头都不剩了,正是王
贞儿为他撑起了一片天,这大夏朝方熬过了史上最艰难的主幼国疑时刻,她硬是
拖着残破身躯熬到了夏武明十六岁时才如山陵崩,享年七十一岁。

  龙椅夏武明一坐就是三十五载,昔日冲龄作践的稚童已经成长为年届不惑的
中年人,远远超出了当时朝野上下的估计,大夏诸帝中在位时间比他久的也就是
四十年的仁宗、世宗、高宗和四十一年的代宗,不过夏武明如今正值春秋鼎盛,
应该能成为夏朝诸帝中待机时间最长的存在,同时对于各种人情世故也都有了自
己的见解,才明白母亲当年的苦心孤诣是多么的难得。

  假如王贞儿没有兵行险招导致襄王登基,那夏武明就会陷入没有废太子之名
却有废太子之实的情况,就会成为襄王屁股下龙椅最大的威胁,毕竟按照太祖立
下的继承规矩,皇位应该是夏武明而非襄王的,废太子的结局历史书上都写得明
明白白,他们不死当时的皇帝就寝食难安,这就使得襄王成了夏武明长大后最为
嫉恨的宗室。

  世间最难治的病莫过于疑心病,夏武明总是怀疑叔叔襄王不知什么时候就会
谋朝篡位,派出了不少绣衣使密探去打探情报,襄王越是没有违法乱纪,夏武明
就越觉得自己的这个叔叔有问题。

  最终夏武明的疑心病在夏纪六百一十年彻底发作了,以亲叔勾结西戎土喇,
意图谋反的蹩脚理由,灭其满门,然后发兵攻打西蛮,虽折了阴士雄这员大将,
却阵斩了西蛮第一勇士哈迷蚩,不算太亏。

  献帝与献后的幼子,经过三十多年的朝堂历练,已经是合格的帝王了!

  (王贞儿显然是化用了明朝时候宪宗与万贵妃万贞儿的典故,封建王朝都会
在快二百年的时候遇到一个槛,过去了还能续命六七十年,不过去马上就死,两
汉都是倒在了二百年这个关卡上,唐朝是搞了两税法,明朝是张居正改革,清朝
嘛,则是遇上了鸦片战争,属于被动式改革。希望搞出一个看上去真实的炎黄古
典异时空,而不是纯纯的古代背景板,所以呀,在下会填充一些似是而非的细节。)


  [ 本章完 ]
【1】【2】【3】【4】【5】【6】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