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 >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第十六章:献帝献后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第十六章:献帝献后

热门推荐:
强调了智慧、才能和德行等方面的正面评价。

  其实吧,群臣真的是在反串,根据夏又寰生前的种种荒唐,熹和献要反过来
理解,「熹」的真实意思是你死的太晚了,「献」的真实意思是你笨的跟什么的,
天天就知道玩乐,还聪明呢!

  小老公驾崩后王贞儿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垂帘听政,久居宫中耳濡目染之下
王贞儿竟展现出了不一般的政治能力,她一如既往的支持时任宰相章同进行深层
次改革,但改革却触动了大地主阶级和豪门贵族的根本利益,完全是王贞儿利用
皇太后这个至高身份硬压着才不至于停下,王贞儿在小儿子即位后的第十一年驾
崩,享年七十一岁,朝臣支持夏武明亲政的一个要求就是废除改革措施,失去了
最高统治者的支持,这场跨度近二十年的改革变法运动戛然而止。

  要是以王嗣璁上辈子封建时代的宋元明清四朝的道德观念来评判王贞儿,简
直就是黑的发亮了,有婚育史,和子乱伦,被投进监狱过,这样的女子居然能成
为一国之母,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实女性贞洁观念在封建时代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另一个炎黄世界对女子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变态要求是在靖康耻之后才发生的,之前社会风气对
于女性的贞洁非常的包容,离婚的,当小妈的,婚姻存续的,都能当上皇后,前
者的例子是汉武帝的老妈王娡,听说王娡有皇后气,家人立刻让她跟原来的老公
离婚并送进了太子府;中间的例子是武则天,他侍奉过李世民和李治这对父子;
后者则是北宋的刘娥,还没离婚就被宋真宗看上了,当了皇后还与前夫龚美不清
不楚的。

  此炎黄世界从来没有经历过靖康之耻、崖山之恨与明清易代这般神洲陆沉的
悲剧,社会风气整体上非常的自信,开明与包容,在这种大环境下王贞儿能当上
皇后还就真没离多大谱,说破天也就是一个年岁大老公十七岁的罪妇,罪妇又怎
么了,这方世界还有转手四个皇帝的皇后呢!

  王嗣璁身为男性自然明白此世界的同性们定然好奇王贞儿是如何将小她十七
岁的皇帝老儿迷得团团转的,农业时代的人均寿命很短,在四十岁前死掉太正常
不过了,所以苏轼于三十八岁时所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说「老夫聊发少年狂」,
王贞儿的二婚老公夏熹宗就是三十八岁那年驾崩的,在普通大夏百姓看来都要六
十岁的王贞儿肯定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婆啦。

  只能说这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被自己所生活的困苦环境限制了想象力,
人是没有办法脱离自己所出环境来思考问题的,所以农民才有皇帝老儿耕地用金
锄头,东宫娘娘顿顿烙大饼,西宫娘娘顿顿白馒头的既可笑又可怜的想法,他们
根本无法想象十指不沾阳春水式的养尊处优生活和内功对人的养护究竟有多可怕。

  亏得王是四划,王嗣璁方能在《内乱妇集》中找到这位本家女郎的画像,也
无怪夏熹宗会痴迷王贞儿,换成他是夏熹宗他也会,王贞儿的颜值明显比其它淫
门之人母亲要高一筹不止,绝对意义上的九分女,乃是草窝中飞出的金凤凰中的
金凤凰,放在他上辈子完全可以去担纲大制作的女C位,能和刘天仙去争个高下。
据王大铖记载,王贞儿刚生下长子后朝廷就开始对她的黑历史进行封锁与销毁,
其中就包括绣衣使中的各种档案,只是此时王大铖已经完成了五划以下姓氏罪母
们的画像临摹,这幅画就成了漏网之鱼。

  男人真的在意女性的年龄吗?

  答案是否定的!

  男人,真正在意的仅仅是时间长河在女体之上所留下的冲刷痕迹,本质上不
过是一群视觉动物!

  夏熹宗作为炎黄的顶级顽主,经常会做出一些超出常人想象的事情,比如在
爱妻的阴道中播种下令幼子萌生的精液后,伏在王贞儿的后背上,恬不知耻问道:

  「朕和你那死鬼儿子相比如何?」

  王贞儿当时虽贵为皇后,跟皇帝生的大儿子还是太子,但这个问题实在是太
尖锐了,只好哄起小老公来,回答道:「这怎么能相提并论?陛下您是九五之尊,
他连家族都不能保护,被他所辱之时臣妾真想一死了之,哪里还想得到会有今天?
臣妾出身小门低户,当时就觉得世间男子都一个模样,但自从侍奉陛下您以来,
才知道天下真有大丈夫,更别说陛下龙根威武。」,天仙老婆的话让夏熹宗开心
极了,更加兴奋地抽送起肉棒来。

  王大铖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就喜欢让牝兽们来评价他和她们儿子谁的性能力
更强。

  不管保守派怎么给这场变法运动泼脏水,都无法否认这场改革的效果,这次
改革极大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
必效」,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使后夏在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毕竟抄
家和卖熟女不能每年都去搞,税基才是根本,改革期间的朝廷年入最低都能有六
百万两白银之多,储备的粮食更是多达一千三百多万石,足够军士支用十年,比
起夏熹宗刚登基时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乃是天大的进步,没有这些巨量的
财政盈余夏武明是没有能力在继位后两年就把蛮族赶出国境的,因为战争打的就
是钱,就是经济!

  改革虽然被废止但惯性还在,这就使得十分腐败的后夏在夏武明一朝的前期
有了中兴的迹象,惯性消失的标志就是六百零九年和六百一十年的对北狄和西戎
的用兵,朝廷将改革积存下来的各种盈余都用完了!

  王嗣璁建立汉朝后让翰林们给前朝编纂断代史,对于这场改革的文字他亲自
审查,一般说来变法或改革很少挂皇帝的名头作为前缀,多是以臣子名字作前缀,
什么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王安石改革、张居正改革,后世给此变法
的名称是章同改革,王嗣璁给变法的的评价是让后夏续命七十年。

  假设没有王贞儿的力主改革,后夏可能早就进入如火如荼的农民战争阶段了,
同样是立国二百六十八载,前夏这个时候早已经是遍地狼烟,夏武明哪还能端坐
钓鱼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法度明大曰章,贤德有成曰献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6】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