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来到了一条护城河边,此河约数十步宽,水流平缓沉静,两岸护栏阶壁,树柳娇
然。
马车自河上的拱桥而过,来到「城中城」的大门前。
与方才所见黄土夯筑的城墙不同,眼前的城墙外侧是以青石砖垒砌的,比黄
土城墙高上数丈,上方的瞭望台不乏巡逻列兵,高大的城门前摆放着拒马,两侧
齐齐排列着军容整肃的官兵。
「停车,出示通行关牒。」为首的官兵走上前来,伸手示意。
「给。」老杨停住车驾,跃到地下,在怀里摸索了一会儿,将带有花纹的方
形厚实纸折递了过去。
这便是「关牒」了。
我自窗口观察到此情此景,心下了然。
「原来是京城来此公干的大人,请!」官兵仔细察看后恍然大悟,恭敬地将
关牒退还,又对后边的人大喊,「放行!」靠近拒马的几人将拦路木刺拉开,老
杨便驾着马车从让开的道路顺利通行。
此时,我恍然大悟,这便是书中所说的「内城外郭」了:护城河外的称为外
城或城郭,河内的便称为内城——因内城中多是朝廷办公的机构与衙门,有时又
称为官城。
进了内城,格局又与外城大不相同了,街道宽敞而少有密集街巷,干道上来
往的要么是马车要么是官轿,无论是客栈、衙门还是私府都是气派十足,规制分
明,几乎是一府一苑,没有外城那样招展的布旗、酒号等,而是朱门亮匾、石狮
镇客,府前门外,扫洒干净,要么紧闭大门要么家丁矗卫;。
若将内城比作干净的客房,那外城就像凌乱的柴房,差距之大有若云泥。
其中原因,不用深思也能明白——外城居住的多是平头百姓、市井小民,而
内城则是达官贵人、高门雅士,所以内外二城恍如隔世。
我看了一眼戴着面纱的娘亲,她似乎习以为常,对此内外甚殊的境遇并无所
感。
老杨赶着马车悠闲地在几近无人的宽敞道路上缓行,在夕阳将落未落之时,
停在了一座小苑前。
娘亲先行下了马车,我拿着包袱紧随其后。
我轻轻念出苑门牌匾上的雕字:「拂香苑?」「谢仙子,柳公子,我把二位
送到这里便是完成任务了;余下的事情,相信仙子心中有数,我就不多嘴了。
「老杨又坐回车架上,俯身低头,抱拳告别,「若是魔教之事查有所得,请仙子
让苑里下人在院前挂四盏大红灯笼——那么就此别过,静候佳音。「」就此别过。
「娘亲淡淡道别。
老杨手挽缰绳,扬鞭策马,转身离去。
大门之后,便是影壁,后头则是高屋大院,红漆白墙,格调不低。
娘亲摘了面纱,进了大门,影壁后的前庭里,四个身穿绿色襦裙、高髻光额
的女子正在等候,见了我们之后,齐齐矮身做了个万福:「见过谢仙子,柳公子。
「」尔等如何称呼?」娘亲走下台阶,四个女子年龄不过二十,身姿娇小,
面目不俗,从右至左依次道:「奴婢媛媛。」「奴婢翠屏。」「奴婢玉珠。」「
奴婢喜鹊。「娘亲走上前去,托起了媛媛的手,礼貌而淡然地说道:」媛媛等几
位姑娘,这几日请多关照了。「四人齐齐低头:」奴婢不敢。「」好啦,不用拘
束,天色不早了,去正房用食吧。「玉珠年级稍长,似是领头,恭敬地开道:」
是,仙子,公子,这边请。「」公子,包袱让奴婢拿着吧。「翠屏可怜兮兮地望
着我,小手抓着包袱不停摇动,我一时不好回绝,只得松手。
虽然正厅就在眼前,但她们四人还是做足了礼数,前头带路,过垂花门、穿
庭院,进了正房。
正房也叫北房,虽有格调,但好在陈设简单,装饰朴实,颇有些雅致。
晚膳已经在侧厅备好,红木圆桌上肉食和斋饭皆不缺少,看着素淡许多的饭
菜,我竟然松了一口气。
在娘亲再三邀请下,四位姑娘也战战兢兢坐下一起用食,但还是肉眼可见地
拘谨,低眉顺耳,谨言慎行。
第九章 蚊蚋蝇虫
较驿站的晚食而言,今日算是吃得清淡,但这两天并未进行耗费体力的修行,
也不需要许多肉食进补,否则有进无出反而不美。
趁着四人收拾残局,娘亲似乎对此地并不陌生,竟直接带我来到了隔壁的书
房,二话不说,翩然坐于书桌,熟稔地用起了文房四宝,笔走龙蛇。
娘亲坐在桌前研墨写字,挺胸直背,饱满的双乳傲立袍中,下缘几乎快接触
到桌面。
这般平常的举止也让我腹下一热,不敢再看,赶紧走到一旁的的书架上下打
量,只见上头许多书籍摆放得整齐,多以佛经为主,《金刚经》、《法华经》、
《楞伽经》诸如此类,只有极少数的儒家典籍。
我随意翻看了两本,心神却根本无法集中,便转身看向娘亲认真的背影,一
边走到桌侧,一边问道:「娘亲,你在写什么啊?」「拜帖。」娘亲一手挽袖,
一手持笔,皓腕下流出清秀婉约的字迹。
「拜帖?」「嗯,明日娘要去拜会一位故友,需要先写个帖子送到他府上。
「我重点却并非放在拜帖上了,假装漫不经心地问道:」哦,娘亲要独自一
人去吗?」」自然会带上霄儿。「娘亲微微一怔,似是有些好笑。
「哦。」我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感觉自己似乎表现得太过黏人了。
正准备说些什么,媛媛敲门进来了。
「仙子,公子。」她微微见礼,立侍在旁。
「媛媛是吗?来得正好,待会儿我将拜帖写好之后,劳烦你明天送到沈晚才
府上。「媛媛微微一福道:」分内之事,劳烦不敢当。「沈晚才?
看来就是娘亲方才所说的故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
来到了一条护城河边,此河约数十步宽,水流平缓沉静,两岸护栏阶壁,树柳娇
然。
马车自河上的拱桥而过,来到「城中城」的大门前。
与方才所见黄土夯筑的城墙不同,眼前的城墙外侧是以青石砖垒砌的,比黄
土城墙高上数丈,上方的瞭望台不乏巡逻列兵,高大的城门前摆放着拒马,两侧
齐齐排列着军容整肃的官兵。
「停车,出示通行关牒。」为首的官兵走上前来,伸手示意。
「给。」老杨停住车驾,跃到地下,在怀里摸索了一会儿,将带有花纹的方
形厚实纸折递了过去。
这便是「关牒」了。
我自窗口观察到此情此景,心下了然。
「原来是京城来此公干的大人,请!」官兵仔细察看后恍然大悟,恭敬地将
关牒退还,又对后边的人大喊,「放行!」靠近拒马的几人将拦路木刺拉开,老
杨便驾着马车从让开的道路顺利通行。
此时,我恍然大悟,这便是书中所说的「内城外郭」了:护城河外的称为外
城或城郭,河内的便称为内城——因内城中多是朝廷办公的机构与衙门,有时又
称为官城。
进了内城,格局又与外城大不相同了,街道宽敞而少有密集街巷,干道上来
往的要么是马车要么是官轿,无论是客栈、衙门还是私府都是气派十足,规制分
明,几乎是一府一苑,没有外城那样招展的布旗、酒号等,而是朱门亮匾、石狮
镇客,府前门外,扫洒干净,要么紧闭大门要么家丁矗卫;。
若将内城比作干净的客房,那外城就像凌乱的柴房,差距之大有若云泥。
其中原因,不用深思也能明白——外城居住的多是平头百姓、市井小民,而
内城则是达官贵人、高门雅士,所以内外二城恍如隔世。
我看了一眼戴着面纱的娘亲,她似乎习以为常,对此内外甚殊的境遇并无所
感。
老杨赶着马车悠闲地在几近无人的宽敞道路上缓行,在夕阳将落未落之时,
停在了一座小苑前。
娘亲先行下了马车,我拿着包袱紧随其后。
我轻轻念出苑门牌匾上的雕字:「拂香苑?」「谢仙子,柳公子,我把二位
送到这里便是完成任务了;余下的事情,相信仙子心中有数,我就不多嘴了。
「老杨又坐回车架上,俯身低头,抱拳告别,「若是魔教之事查有所得,请仙子
让苑里下人在院前挂四盏大红灯笼——那么就此别过,静候佳音。「」就此别过。
「娘亲淡淡道别。
老杨手挽缰绳,扬鞭策马,转身离去。
大门之后,便是影壁,后头则是高屋大院,红漆白墙,格调不低。
娘亲摘了面纱,进了大门,影壁后的前庭里,四个身穿绿色襦裙、高髻光额
的女子正在等候,见了我们之后,齐齐矮身做了个万福:「见过谢仙子,柳公子。
「」尔等如何称呼?」娘亲走下台阶,四个女子年龄不过二十,身姿娇小,
面目不俗,从右至左依次道:「奴婢媛媛。」「奴婢翠屏。」「奴婢玉珠。」「
奴婢喜鹊。「娘亲走上前去,托起了媛媛的手,礼貌而淡然地说道:」媛媛等几
位姑娘,这几日请多关照了。「四人齐齐低头:」奴婢不敢。「」好啦,不用拘
束,天色不早了,去正房用食吧。「玉珠年级稍长,似是领头,恭敬地开道:」
是,仙子,公子,这边请。「」公子,包袱让奴婢拿着吧。「翠屏可怜兮兮地望
着我,小手抓着包袱不停摇动,我一时不好回绝,只得松手。
虽然正厅就在眼前,但她们四人还是做足了礼数,前头带路,过垂花门、穿
庭院,进了正房。
正房也叫北房,虽有格调,但好在陈设简单,装饰朴实,颇有些雅致。
晚膳已经在侧厅备好,红木圆桌上肉食和斋饭皆不缺少,看着素淡许多的饭
菜,我竟然松了一口气。
在娘亲再三邀请下,四位姑娘也战战兢兢坐下一起用食,但还是肉眼可见地
拘谨,低眉顺耳,谨言慎行。
第九章 蚊蚋蝇虫
较驿站的晚食而言,今日算是吃得清淡,但这两天并未进行耗费体力的修行,
也不需要许多肉食进补,否则有进无出反而不美。
趁着四人收拾残局,娘亲似乎对此地并不陌生,竟直接带我来到了隔壁的书
房,二话不说,翩然坐于书桌,熟稔地用起了文房四宝,笔走龙蛇。
娘亲坐在桌前研墨写字,挺胸直背,饱满的双乳傲立袍中,下缘几乎快接触
到桌面。
这般平常的举止也让我腹下一热,不敢再看,赶紧走到一旁的的书架上下打
量,只见上头许多书籍摆放得整齐,多以佛经为主,《金刚经》、《法华经》、
《楞伽经》诸如此类,只有极少数的儒家典籍。
我随意翻看了两本,心神却根本无法集中,便转身看向娘亲认真的背影,一
边走到桌侧,一边问道:「娘亲,你在写什么啊?」「拜帖。」娘亲一手挽袖,
一手持笔,皓腕下流出清秀婉约的字迹。
「拜帖?」「嗯,明日娘要去拜会一位故友,需要先写个帖子送到他府上。
「我重点却并非放在拜帖上了,假装漫不经心地问道:」哦,娘亲要独自一
人去吗?」」自然会带上霄儿。「娘亲微微一怔,似是有些好笑。
「哦。」我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感觉自己似乎表现得太过黏人了。
正准备说些什么,媛媛敲门进来了。
「仙子,公子。」她微微见礼,立侍在旁。
「媛媛是吗?来得正好,待会儿我将拜帖写好之后,劳烦你明天送到沈晚才
府上。「媛媛微微一福道:」分内之事,劳烦不敢当。「沈晚才?
看来就是娘亲方才所说的故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