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
话到此处,他又转身面向众人,神色真挚道:「此外,诚如夫人所言,此事
亲临方可知之,庞某不比太公留候算无遗策,到时还需领军之人临机决断。」
众将听他说的在理,又见郭靖、吕文德都不言语,似有默认之意,当即围着
舆图指指点点。
韩如虎及刑杀才等人倒能看出纰漏,比比距离,前者又咋呼道:「庞参军,
俺倒不惧生死,亦想在敌境厮杀一遭,只是从襄阳绕到这两地,少说也有二三百
里,况且按你之言,若有不对,更要急行军至另一边,这等长途奔袭,步卒决然
不成,唯有精骑才行……」
「是啊,参军,上次得胜,我军虽缴获颇多良马,可把全部斥候加起算,也
不过百十个儿郎,这么点人如何能成事?」
旁边,刑杀才接过话来,不似韩如虎那般吊儿郎当,认真发问。
「两位将军说的是,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路奇兵乃关键所在。」
庞达微微一笑,喝了口茶水润喉,斯条慢理道:「深入敌境看似凶险,却不
需与鞑子厮杀纠缠,只要烧了粮草便可,是以,倒用不上军中士卒……」
众将闻言一愣,暗觉不遣精锐前去,难不成要用农夫、小贩?唯有黄蓉大吃
一惊,立时记起昨夜女婿之言,心如擂鼓道:「他话中之意……莫非把驿站那些
人也算了进去?!若派他们前去,靖哥哥定要同行……这贼书生……欲一网打尽?!」
亦如女诸葛所想那般,庞达在众人的注视下揭开谜底,问向郭靖道:「敢问
郭大侠,据闻那些武林义士所中之毒已解,恢复的也甚好,不知……?」
「不错,诸位前辈、朋友眼下尽皆痊愈。」
北侠闻言不解,如实回话,儒生眼中一亮,对众人道:「所谓术业有专攻,
我军中善骑者无多,且惯于结阵厮杀,潜伏袭扰并非所长;而这二百余义士自小
习武,精通骑术,飞檐走壁亦不在话下,乃此行不二人选。」
「只不过,这些义士虽有拳拳报国之心,然江湖习气甚浓,性情大多豪放不
羁,为免途中误事,还需郭大侠您出马,率他们在江北走一遭。」
长篇大论一番后,他颇为疲惫,喘着气出言相邀,惹得众将尽皆凛然。
郭靖听罢极为赞同,重重点头,又似想起何事,并未立即给出答复。
而在一旁,黄蓉神色自若,实则已心乱如麻,一对星眸稍显飘忽。
经数年交往,她知那阴险儒生甚为惜命,此番设下生死相扣的毒计,按理不
会让丈夫涉险;可身遭挟持的厌恶与警觉,使她不得不往坏处盘算,同时又实在
看不透,在这重要关头,此人究竟站在宋蒙哪一方。
不过女诸葛虽急,倒未乱了阵脚,更知帐中尚有一人,此刻恐比自己更急。
果不其然,只见与郭靖并坐主位的吕文德弹起身来,连连摆手道:「不行不
行!此事万万不行!郭大侠乃襄阳庭柱,怎能轻动?奔袭焚粮之事,择一良将即
可,何须郭大侠亲自出马……」
等他嚷嚷完,黄蓉心中叹息一声,暗骂这吕老倌越活越回去,如今连话都点
不到紧要处。
庞达则微微一笑,正欲分说,却听郭靖道:「承蒙吕公抬爱,郭某如何担当
得起?先生所言不差,如虎他们领兵的本事不在郭某之下,却与那些前辈、朋友
不熟,恐难以约束,若要往江北一趟,非郭某不可……」
「先生之计妙极,原本鞑子便骄兵自傲,疏于防范,再以水战引其注目,突
袭当有八成胜算。」
不待丈夫说完,黄蓉便娇笑夸赞,众将一听皆露喜色,却又见她黛眉微蹙,
稍显忧虑道:「可此举也算兵行险着,倘若鞑子聚兵是假,设伏是真,那我军岂
不是要落入重围?」
话到此处,她白了一眼看向自己的丈夫,娓娓道:「妾身倒非担忧我夫君,
以他之能,纵有天罗地网也闯将得出,只怕那些前辈、朋友坏了性命……」
众将一时哄笑,齐赞郭靖武艺非凡,而北侠脸上喜窘并存,眼中却多了几分
凝重。
庞达亦陪笑几句,这才转过头,盯了黄蓉片刻,有气无力道:「夫人,即便
鞑子聚兵是假,数万人所需的粮秣却是真,凡事有得必有舍,不怀壮士断腕之魄,
如何能揽得大胜?要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随着声音激昂,他脸色愈发惨淡,咳嗽道:「何况某亦有撤退之法,倘若事
有不对,那些义士可化整为零,躲入邓县西南群山内……届时我军战船多载士卒,
假作登陆之势,将鞑骑牢牢钉在樊城,无法分兵……」
黄蓉听罢有心反驳,可把柄握在庞达之手,而他的应对又毫无破绽,无奈装
作省悟,笑着点头称是。
事到如今,她只觉眼下局面就如与国手对弈,自己一步错,步步皆失先机,
仅能见招拆招,又不敢掀翻棋盘,当真好生憋屈。
她烦闷之时,郭靖已心有计较,他见吕文德、范都知以及众将都望向自己,
便对庞达沉声道:「先生之计甚为妥善,然而兹事体大,却要先征求那些前辈、
朋友之意。」
听他如此说,庞达未再鼓动,其余人也都理解,只有范都知脸色难堪。
而黄蓉虽心凉三分,仍强自打起精神,暗道:「驿站那帮人求战心切,靖哥
哥前去询问,正投其所好……唉……今晚不论如何,都需从那贼子嘴中套出些东
西,哪怕只字片语……」
商议至此,已近三个多时辰,吕文德见场面有些僵持尴尬,便止住军议。
形势紧迫,众人散会后也不多留,不一阵,只剩老宦官在帐内不肯离去。
「甚么兹事体大?国难当头,难道那些江湖豪客不肯为朝廷赴死?这姓郭的
不是第一高手么,怎么管教手下人的?哼!我看他就是怯战!就是怕死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
话到此处,他又转身面向众人,神色真挚道:「此外,诚如夫人所言,此事
亲临方可知之,庞某不比太公留候算无遗策,到时还需领军之人临机决断。」
众将听他说的在理,又见郭靖、吕文德都不言语,似有默认之意,当即围着
舆图指指点点。
韩如虎及刑杀才等人倒能看出纰漏,比比距离,前者又咋呼道:「庞参军,
俺倒不惧生死,亦想在敌境厮杀一遭,只是从襄阳绕到这两地,少说也有二三百
里,况且按你之言,若有不对,更要急行军至另一边,这等长途奔袭,步卒决然
不成,唯有精骑才行……」
「是啊,参军,上次得胜,我军虽缴获颇多良马,可把全部斥候加起算,也
不过百十个儿郎,这么点人如何能成事?」
旁边,刑杀才接过话来,不似韩如虎那般吊儿郎当,认真发问。
「两位将军说的是,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路奇兵乃关键所在。」
庞达微微一笑,喝了口茶水润喉,斯条慢理道:「深入敌境看似凶险,却不
需与鞑子厮杀纠缠,只要烧了粮草便可,是以,倒用不上军中士卒……」
众将闻言一愣,暗觉不遣精锐前去,难不成要用农夫、小贩?唯有黄蓉大吃
一惊,立时记起昨夜女婿之言,心如擂鼓道:「他话中之意……莫非把驿站那些
人也算了进去?!若派他们前去,靖哥哥定要同行……这贼书生……欲一网打尽?!」
亦如女诸葛所想那般,庞达在众人的注视下揭开谜底,问向郭靖道:「敢问
郭大侠,据闻那些武林义士所中之毒已解,恢复的也甚好,不知……?」
「不错,诸位前辈、朋友眼下尽皆痊愈。」
北侠闻言不解,如实回话,儒生眼中一亮,对众人道:「所谓术业有专攻,
我军中善骑者无多,且惯于结阵厮杀,潜伏袭扰并非所长;而这二百余义士自小
习武,精通骑术,飞檐走壁亦不在话下,乃此行不二人选。」
「只不过,这些义士虽有拳拳报国之心,然江湖习气甚浓,性情大多豪放不
羁,为免途中误事,还需郭大侠您出马,率他们在江北走一遭。」
长篇大论一番后,他颇为疲惫,喘着气出言相邀,惹得众将尽皆凛然。
郭靖听罢极为赞同,重重点头,又似想起何事,并未立即给出答复。
而在一旁,黄蓉神色自若,实则已心乱如麻,一对星眸稍显飘忽。
经数年交往,她知那阴险儒生甚为惜命,此番设下生死相扣的毒计,按理不
会让丈夫涉险;可身遭挟持的厌恶与警觉,使她不得不往坏处盘算,同时又实在
看不透,在这重要关头,此人究竟站在宋蒙哪一方。
不过女诸葛虽急,倒未乱了阵脚,更知帐中尚有一人,此刻恐比自己更急。
果不其然,只见与郭靖并坐主位的吕文德弹起身来,连连摆手道:「不行不
行!此事万万不行!郭大侠乃襄阳庭柱,怎能轻动?奔袭焚粮之事,择一良将即
可,何须郭大侠亲自出马……」
等他嚷嚷完,黄蓉心中叹息一声,暗骂这吕老倌越活越回去,如今连话都点
不到紧要处。
庞达则微微一笑,正欲分说,却听郭靖道:「承蒙吕公抬爱,郭某如何担当
得起?先生所言不差,如虎他们领兵的本事不在郭某之下,却与那些前辈、朋友
不熟,恐难以约束,若要往江北一趟,非郭某不可……」
「先生之计妙极,原本鞑子便骄兵自傲,疏于防范,再以水战引其注目,突
袭当有八成胜算。」
不待丈夫说完,黄蓉便娇笑夸赞,众将一听皆露喜色,却又见她黛眉微蹙,
稍显忧虑道:「可此举也算兵行险着,倘若鞑子聚兵是假,设伏是真,那我军岂
不是要落入重围?」
话到此处,她白了一眼看向自己的丈夫,娓娓道:「妾身倒非担忧我夫君,
以他之能,纵有天罗地网也闯将得出,只怕那些前辈、朋友坏了性命……」
众将一时哄笑,齐赞郭靖武艺非凡,而北侠脸上喜窘并存,眼中却多了几分
凝重。
庞达亦陪笑几句,这才转过头,盯了黄蓉片刻,有气无力道:「夫人,即便
鞑子聚兵是假,数万人所需的粮秣却是真,凡事有得必有舍,不怀壮士断腕之魄,
如何能揽得大胜?要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随着声音激昂,他脸色愈发惨淡,咳嗽道:「何况某亦有撤退之法,倘若事
有不对,那些义士可化整为零,躲入邓县西南群山内……届时我军战船多载士卒,
假作登陆之势,将鞑骑牢牢钉在樊城,无法分兵……」
黄蓉听罢有心反驳,可把柄握在庞达之手,而他的应对又毫无破绽,无奈装
作省悟,笑着点头称是。
事到如今,她只觉眼下局面就如与国手对弈,自己一步错,步步皆失先机,
仅能见招拆招,又不敢掀翻棋盘,当真好生憋屈。
她烦闷之时,郭靖已心有计较,他见吕文德、范都知以及众将都望向自己,
便对庞达沉声道:「先生之计甚为妥善,然而兹事体大,却要先征求那些前辈、
朋友之意。」
听他如此说,庞达未再鼓动,其余人也都理解,只有范都知脸色难堪。
而黄蓉虽心凉三分,仍强自打起精神,暗道:「驿站那帮人求战心切,靖哥
哥前去询问,正投其所好……唉……今晚不论如何,都需从那贼子嘴中套出些东
西,哪怕只字片语……」
商议至此,已近三个多时辰,吕文德见场面有些僵持尴尬,便止住军议。
形势紧迫,众人散会后也不多留,不一阵,只剩老宦官在帐内不肯离去。
「甚么兹事体大?国难当头,难道那些江湖豪客不肯为朝廷赴死?这姓郭的
不是第一高手么,怎么管教手下人的?哼!我看他就是怯战!就是怕死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