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真是让人头疼,沐颖你觉得呢,玉龙山有没有靠向中山王?”
沐颖道:“玉龙山被邪道害得够惨,颖儿觉得玉龙山不会糊涂到跟邪道为舞。”
赵琴道:“浑天教虽然也是邪道三大宗门之一,但未必跟妙音教与黄泉宗是一伙的,江湖上不也是都说浑天教亦正亦邪嘛,若是如此,玉龙山靠向中山王也不是不可能。”
沐颖沉吟片刻,还是不打算将宋缺的事说出。
赵琴又道:“好啦,此事我再跟陛下好好商议,我今日叫颖儿前来,不是来办公事的,那些个公子哥,难道颖儿就没有看得上眼的?”
沐颖不想跟赵琴聊这种事,岔开话题说道。
“娘娘,还有一事,陈卓已经启程回天华剑宗。”
听到陈卓,赵琴眼前闪出一点光亮,再看沐颖略显犹豫拘谨的模样,赵琴似乎想了什么,无可挑剔的玉容是浮出淡淡的苦笑。
片刻,她轻轻地说了一声。
“知道了。”
第170章 马车
陈卓出天都后,在城东十里亭跟林喆李轩汇合,便往东南方向奔驰,行了两日进入淮南道地界,又行一日,山路渐多起来,奔至中午,见路边有一茶摊,三人便下马休息。
茶摊边停着很多马车,有不少旅人行商,都借着这个茶摊歇脚休息。
陈卓在天华剑宗做了近十年杂役弟子,极少能接触到林喆这种辈分的人物,因此与他还很生疏,不过这几日来,陈卓与他这位林喆师叔相处得还不错。
饮茶之余,林喆道:“前边便是庆山,山道难行,最近听说有几个小山贼,专门袭击过往旅人。”
李轩道:“陈师弟你看,这些行商旅人都是在这里聚在一起,一同过山。”
陈卓四处张望一下,果然如两人所说,又望向道路前方的山林,雾气弥漫,重峦叠嶂,虽然比不得天华宗六峰,但也算山高道难。
“我们与他们同行吧,若真遇到匪徒,也好照应一下。”
林喆看了看天色,道:“若是如此,估计今晚得在山里过夜,看这天色,今晚没准还有大雨。”
陈卓道:“迟个半日也无妨。”
林喆想了想,道:“也好。”
等了一刻钟,听到一名穿着华贵旅衣的行商大喊道。
“要过山的朋友跟上啦。”
三人上了马,让众旅人走在前边,他们则打算走在车队最后。
陈卓驱马在路旁,看着几辆马车往前行去,待到最后一辆时,本来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直到看到车窗里探出来的玉手时,陈卓的注意力才被调动起来。
那是一辆非常普通的马车,景国随处可见,既不豪华也不特别,前边赶车的两人都带斗笠,看不清面貌。
本来这样的马车也不会太让人觉得奇怪,偏偏那只探在窗外的玉手,洁白如雪,纤长秀美,欺霜赛雪的肌肤隐隐约约透着一种奇异的晶莹光泽。
这竟然让陈卓心跳不自由地微微加速。
玉手虽美,但更让陈卓在意的是,手上戴着的一只小巧绳环。
翼州城的某段记忆一下子涌入陈卓脑中。
这辆马车难道是从冀州来的?
“走吧,陈师弟。”
正疑惑间,李轩催促着陈卓。
陈卓这才回过神,驱马往前走,目光却至始至终都在那一辆平平无奇的马车上。
那只玉手没多久也缩回车厢中。
陈卓记得,当时出冀州城之时,赶车的是羌人打扮,如果他猜得不错,此时前边两名戴斗笠的车夫应该就是羌人。
更让陈卓在意的是那只玉手上的绳环,因为曾经他的堂姐陈璇,也经常戴着这样的一个绳环。
车队在庆山的山道上行了近两个时辰,虽然道路并不难行,不过因为害怕山贼,只能相互照料,没人敢擅自独行。
眼见天色将暗,走在车队最后的陈卓三人突然发现前边的马车停了下来。
正疑惑的时候,听到前边有人叫道。
“路中间倒了一棵大树,来人一起把它推开。”
陈卓翻身下马,与林喆两人来到车队前方,果然见一棵二人方能环抱的大树横倒路中,刚好将道路阻死,别说过马车,连过马都困难。
林喆走到大树根处,仔细观察了一下,又四处观望,不禁摇头苦笑。
李轩问道:“师叔,怎么了?”
林喆指着大树断裂处道:“你们看,这大树明显是有人故意砍断的,就是为了拦路,我看呀,八成是那些山贼干的。”
陈卓往四周观望,见道路两旁山林茂密,细细一听,果然听到细小的窸窸窣窣的声音。
他不但不惧,反而大喜,若是这些山贼真敢来劫道,刚好趁机除掉,免得继续为害。
不多时,果然四周杀声四起,从道旁的林里杀出二十多个手持大刀的悍匪,个个面目狰狞,虎背熊腰,手中大刀闪着寒光。
吓得车队众人面容失色,乱成一片。
那二十多个山匪杀出后便将车队团团围住,为首一个黑髯大汉狂道。
“老子不想杀人,识相的将银两财物、马车马匹留下,人都给老子滚。”
陈卓见匪首如此凶神恶煞,已经将车队中的一些胆小的人吓得纷纷掏出细软。
他正想出手,突然听到一个男声朗声唤道。
“这点微末的道行也敢出来劫道,也不怕让人笑话。”
那匪首听到有人胆子包天,提着大刀循声找去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
沐颖道:“玉龙山被邪道害得够惨,颖儿觉得玉龙山不会糊涂到跟邪道为舞。”
赵琴道:“浑天教虽然也是邪道三大宗门之一,但未必跟妙音教与黄泉宗是一伙的,江湖上不也是都说浑天教亦正亦邪嘛,若是如此,玉龙山靠向中山王也不是不可能。”
沐颖沉吟片刻,还是不打算将宋缺的事说出。
赵琴又道:“好啦,此事我再跟陛下好好商议,我今日叫颖儿前来,不是来办公事的,那些个公子哥,难道颖儿就没有看得上眼的?”
沐颖不想跟赵琴聊这种事,岔开话题说道。
“娘娘,还有一事,陈卓已经启程回天华剑宗。”
听到陈卓,赵琴眼前闪出一点光亮,再看沐颖略显犹豫拘谨的模样,赵琴似乎想了什么,无可挑剔的玉容是浮出淡淡的苦笑。
片刻,她轻轻地说了一声。
“知道了。”
第170章 马车
陈卓出天都后,在城东十里亭跟林喆李轩汇合,便往东南方向奔驰,行了两日进入淮南道地界,又行一日,山路渐多起来,奔至中午,见路边有一茶摊,三人便下马休息。
茶摊边停着很多马车,有不少旅人行商,都借着这个茶摊歇脚休息。
陈卓在天华剑宗做了近十年杂役弟子,极少能接触到林喆这种辈分的人物,因此与他还很生疏,不过这几日来,陈卓与他这位林喆师叔相处得还不错。
饮茶之余,林喆道:“前边便是庆山,山道难行,最近听说有几个小山贼,专门袭击过往旅人。”
李轩道:“陈师弟你看,这些行商旅人都是在这里聚在一起,一同过山。”
陈卓四处张望一下,果然如两人所说,又望向道路前方的山林,雾气弥漫,重峦叠嶂,虽然比不得天华宗六峰,但也算山高道难。
“我们与他们同行吧,若真遇到匪徒,也好照应一下。”
林喆看了看天色,道:“若是如此,估计今晚得在山里过夜,看这天色,今晚没准还有大雨。”
陈卓道:“迟个半日也无妨。”
林喆想了想,道:“也好。”
等了一刻钟,听到一名穿着华贵旅衣的行商大喊道。
“要过山的朋友跟上啦。”
三人上了马,让众旅人走在前边,他们则打算走在车队最后。
陈卓驱马在路旁,看着几辆马车往前行去,待到最后一辆时,本来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直到看到车窗里探出来的玉手时,陈卓的注意力才被调动起来。
那是一辆非常普通的马车,景国随处可见,既不豪华也不特别,前边赶车的两人都带斗笠,看不清面貌。
本来这样的马车也不会太让人觉得奇怪,偏偏那只探在窗外的玉手,洁白如雪,纤长秀美,欺霜赛雪的肌肤隐隐约约透着一种奇异的晶莹光泽。
这竟然让陈卓心跳不自由地微微加速。
玉手虽美,但更让陈卓在意的是,手上戴着的一只小巧绳环。
翼州城的某段记忆一下子涌入陈卓脑中。
这辆马车难道是从冀州来的?
“走吧,陈师弟。”
正疑惑间,李轩催促着陈卓。
陈卓这才回过神,驱马往前走,目光却至始至终都在那一辆平平无奇的马车上。
那只玉手没多久也缩回车厢中。
陈卓记得,当时出冀州城之时,赶车的是羌人打扮,如果他猜得不错,此时前边两名戴斗笠的车夫应该就是羌人。
更让陈卓在意的是那只玉手上的绳环,因为曾经他的堂姐陈璇,也经常戴着这样的一个绳环。
车队在庆山的山道上行了近两个时辰,虽然道路并不难行,不过因为害怕山贼,只能相互照料,没人敢擅自独行。
眼见天色将暗,走在车队最后的陈卓三人突然发现前边的马车停了下来。
正疑惑的时候,听到前边有人叫道。
“路中间倒了一棵大树,来人一起把它推开。”
陈卓翻身下马,与林喆两人来到车队前方,果然见一棵二人方能环抱的大树横倒路中,刚好将道路阻死,别说过马车,连过马都困难。
林喆走到大树根处,仔细观察了一下,又四处观望,不禁摇头苦笑。
李轩问道:“师叔,怎么了?”
林喆指着大树断裂处道:“你们看,这大树明显是有人故意砍断的,就是为了拦路,我看呀,八成是那些山贼干的。”
陈卓往四周观望,见道路两旁山林茂密,细细一听,果然听到细小的窸窸窣窣的声音。
他不但不惧,反而大喜,若是这些山贼真敢来劫道,刚好趁机除掉,免得继续为害。
不多时,果然四周杀声四起,从道旁的林里杀出二十多个手持大刀的悍匪,个个面目狰狞,虎背熊腰,手中大刀闪着寒光。
吓得车队众人面容失色,乱成一片。
那二十多个山匪杀出后便将车队团团围住,为首一个黑髯大汉狂道。
“老子不想杀人,识相的将银两财物、马车马匹留下,人都给老子滚。”
陈卓见匪首如此凶神恶煞,已经将车队中的一些胆小的人吓得纷纷掏出细软。
他正想出手,突然听到一个男声朗声唤道。
“这点微末的道行也敢出来劫道,也不怕让人笑话。”
那匪首听到有人胆子包天,提着大刀循声找去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