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天行九歌之后宫总管传 > 【天行九歌之后宫总管传(假太监纵横后宫)】(51)

【天行九歌之后宫总管传(假太监纵横后宫)】(51)

热门推荐:
  终于,认出了这幅诡异面容的太子,瘫在地上手脚并用,连连后退,嘴里无比恐惧地惊喊道:“赤眉.....”

  “赤眉君?!你是天泽!!”

  “不,不可能,你不是已经.....”

  天泽嘴角不屑地一笑,甩出两根蛇头铁链,将太子身躯圈圈缠住,然后将这个瘫软无力的可怜虫吊起,拉至自己面前。那铁链末端的利齿蛇头,恰好蜿蜒在太子肩头,好似下一瞬就会洞穿他的头颅。

  “别!”太子双眼瞪得目眦欲裂,哭喊着求饶:“别杀我!”

  “啧,堂堂的韩国太子,未来的一国之君,向我这阶下囚求生?”

  太子此刻却并没有感到丝毫羞耻,求生的欲望和今夜数次经历的恐惧,已经彻底击溃了他的理智,他被吊在空中,声泪俱下地哭喊着:“饶命啊!饶了我吧!!”

  猩红色的眉毛一挑,天泽嘲问道:“你是在求我?”

  太子连忙点头,喊道:“求求你!求求你!!饶了我吧!!!”

  天泽闻言,收回铁链松开了韩太子,将他丢在地上,然后随手将旁边某个奄奄一息的士兵脑袋洞穿,头骨碎裂的瞬间,那温热的血水溅射在太子脸上。他手腕稍微扭动,铁链巧妙地拉扯着那个士兵的头颅,将其摆成了跪拜的模样。

  “呵呵,既然是求我,那为什么——你还站着?”

  近在咫尺的惨状让太子这副软骨头没有犹豫,立刻就瘫跪在地,带着哭腔嚎叫起来:“我跪!我给你跪下了!只要饶了我的命,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旁边一圈站着的百毒王、驱尸魔、焰灵姬见状,交换了一番眼神,然后都带着可悲可笑的目光,俯视起地上那一身华服却卑躬屈膝的太子。

  睥睨的冰冷眼神微眯,天泽看着这个已经不入他眼的窝囊废,再度甩出蛇头铁链,箍住了太子的咽喉。在对方不断的挣扎声中,天泽像是在享受这股复仇的乐趣,寒声说道:“很好,你这幅态度倒是很像条狗。”

  “只是很可惜,我想要的东西,你给不了!”

  韩太子很快被勒晕过去,天泽转头环视了周围的手下和一地的行尸,说道:“无双正在镇守南面正门,百毒王你去东门,焰灵姬你去西门。”

  被留下的驱尸魔不解发问:“主人,为何留一门不守?”

  “哼,围师必阙,懂吗?”

  “你去把那具叫做兀鹫的尸体带来,我们还需要那批关键的财宝。”

  “是。”驱尸魔话语声刚落,方才身后那些失去的军士纷纷如同错骨断肢,变成了行尸爬了起来,跟随着他离开了。

  此时,天泽抬起头来,可以看到皇都新郑城里,已经好几处建筑都燃起了熊熊大火,他满意地冷笑道:“废物太子,就让我们在这里等候你的父王,来偿还债务吧。”

  .......

  王宫大殿之上,群臣面面相觑,正在等待消息。

  忽然,一名迅捷士兵火速来到殿外,大声喊道:“报!!!”

  “启禀王上,太子府就在一个时辰前,被不明怪人袭击,如今已经失守。”

  “这,怎会如此?”韩王安满脸惊慌,紧紧握着龙榻扶手,几乎快要急得站起身来,连忙问道:“我儿太子安危呢?可曾受贼人所害?”

  “回大王,根据太子府周围情况推断,太子殿下仍被困在府邸中,目前安危不明。”

  “禁军呢?他们干什么吃的,不会立刻将太子救出来吗?!”

  “攻陷太子府的贼人怪异非常,除了一个刀枪不入的巨汉,还有个能掌控火焰的妖女。他们在太子府周围布满了毒雾,触之即死。而且,其中似乎还有一人能驱使死尸,变成难以杀死的行尸怪物。之前阵亡的三百名士兵,此刻全都成了他们镇守太子府的护卫,几乎无法可破。”

  这番话一出,不仅是韩王,朝堂里的重臣都是脸色难看不已,没想到今日这擅闯大殿的妖女,居然还有着如此强大的同伙,能够堂而皇之地在韩国都城里攻陷太子府,甚至矗立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再加上太子作为人质的投鼠忌器,足以让数以千计的王城禁卫军都无可奈何。

  姬无夜身为禁卫军的上司,担有责任,此刻按理说是应该诚惶诚恐,这时候那副阴恻恻的老脸却是一笑,出列进言道:

  “启禀王上,三月以来,先是司马府凶杀案,然后是收容了百越遗民,引来百越余孽的肆虐,太子府更是无端收到突袭,姬某可说是被九公子多次连累波及。任命断案的九公子固然劳苦功高,但末将以为,国家社稷之重可比泰山,因此......”

  张开地听着姬无夜那不怀好意的话,插话道:“将军身为国家柱石,新郑都城原本就是你等镇守之地,而王宫禁地更是重中之重,本该固若金汤,如今却被贼人闯入。难道一个命案,就乱了将军的驻防吗?”

  “这就是将军以为的,社稷之重,重逾泰山?”

  姬无夜听着张开地的话,正准备解释,韩王重重地拍了一下王座,站起身呵斥道:“我堂堂都城祸乱四起,太子生死不明,你们不为寡人分忧,却只是顾着在这里相互推脱!”

  这时候,只见大臣队列中,站出来一名大袖宽袍、灰发束冠的清癯老人,稀疏的白眉一轩,目光中透出刚强正气,沉声道:

  “禀大王!古有云,国之大事,在封与册。预册储君,乃授玺绶。如今太子身为储君,乃是一国根本,臆有不详,其中利害,不可不察;若今日我等一众臣子藏拙避害,不能协心同力,乃是愧食王禄,愧为韩臣,其中深理,不可不明。”

  说话的这位老者,乃是前朝肱骨老臣,位列九卿之一的内史,方申。这番话一出,可谓掷地有声,朝堂上诸多大臣都是纷纷点头称赞。哪怕某些人再有什么心思,在方申这段话出来之后,也不好继续争辩,只能附和跟随,而唯有那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