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北电门房 > 【北电门房】 (2121-2140章)

【北电门房】 (2121-2140章)

热门推荐:
意外,这就是我的年度华语最佳了,无懈可击那种。

  一开场,是属于宋祖儿的个人秀。

  英语课上的playground被翻译成乐园,在“曾经拥有”与“曾经失去”的两种语法间,陈念看到了自己的缩影,也看见了过去,在连续两个极具张力的面部特写后,影片正式开始。

  这个开场的设计已经足够出彩,但全亏宋祖儿,因为她在这短短几十秒的表演,我已经完全被带入了电影,然后在接下来的134分钟里,再也没有脱离出来过。

  既然讲到了宋祖儿,那肯定也要讲张宾。

  当然,在讲这两人的表演之前,还得讲讲本片一个极其突出的影像特点——大量使用面部特写。

  从本质来讲,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去拉进观众与角色的手法,演员与摄像机的距离,就代表观众与这个角色内心之间的距离。

  这是对角色长相、神态、表情和心理变化的赤裸裸的直观展现,不带任何掩饰。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对这两位新生代演员表演实力的挑战,实在是太大了……本片的面部特写甚至都将下部与额头排挤出画框外,只留下最细微的面部表情。

  但另一方面,抛去影像运动啊场面调度什么的漂亮话,导演曾国祥所要做的,就是把全片最好看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观众。

  那么,这两人完成的到底如何呢?

  大量特写聚焦于演员的面部表情,是一种极其冒险的做法。

  先说宋祖儿吧。

  怎么说呢,她真的不负众望,让我非常讶异的一点就是,片中陈念这个角色和她平时生活中的性格几乎是完全相反的,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宋祖儿很难去依靠单纯的“体验”去领悟这个角色,而是要靠自我揣摩,推测,以及片中彻底的自我重造。

  在如此考验面前,她做到了,她完全变成了陈念这个角色。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她在片中所表现的“高级哭戏”。

  由于角色特质,宋祖儿在片中有十几场重要的哭戏,每一场哭戏,其背后所承载的环境,心境都不同,那种细微的情绪承接,她真的演出来了。

  这其中最深刻的一场哭戏大概还是陈念被人用排球砸的那场,当宋祖儿在荧幕上竭尽全力去压制那种从咽喉里涌现的痛苦时,我完全被折服了。

  那,张宾的表现又如何呢?

  这么说吧,在这之后,他可以被称作是一个演员了,一个优秀的演员。

  真的很难去描述到底是宋祖儿给我的惊喜最多,还是张宾给我的惊喜更大。

  与童星出道的宋祖儿老练的经验不同的是,张宾这一次的表演基本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无论是两者性格经历的贴合,还是演员年龄与阅历的恰到好处,这些都组成了张宾的表演,这些东西,是随着演员所共同成长的。

  这一次,张宾向观众证明,他有着一张非常高级的“电影脸”。

  至于角色,有一个点我要说一下:在面对外界的各种暴力时,陈念和小北身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反应措施。

  一个是隐忍的哭泣,另一个是毫不屈服的暴力。

  在这两个截然相反的部分上,共同代表着他们对于成人世界那种幼稚的试探与反抗。

  而这种特性也成为了角色心理外在表现的最大化,所以宋祖儿与张宾是真的值得所有赞赏,他们真的让这种特性成为角色情感表达的重要部分,而非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噱头。

  真的,怎么赞赏都不为过。

  尤其是在影片最后两场极其重要的对手戏,只要稍微错那么一点,整部电影的情绪就真的整个垮掉。

  但他们做到了,他们撑起了整部电影,让每一场对手戏都如此惊艳,甚至那些极度失真的台词也被他们的表演所掩盖。

  我在座位上的所有叹息、哀伤与战栗,全是属于他们的。

  但若是只有表演,是没法撑起本片“华语年度最佳”的资格的。那么,接下来我要着重去表扬一下导演,和他背后那个用尽心思的电影团队了。

  影像,其实说到底,还是影像意识。

  我在今年华语电影里,从来没有见过影像意识如此强烈的电影。

  手持摄影的晃动,惊悚类型的融合调度,极度压抑的建筑空间,高度浓缩的蒙太奇片段,还有那种无懈可击的影像叙事意识。

  早些年还在拍二流烂俗喜剧,近些年拿出了一部较为不错的《七月与安生》,结果今年就拍出了一部在10s华语影史留名的《少年的你》。

  曾国祥的成绩,我想也只能用开挂来解释了。

  开场女学生跳楼的设计就已经提醒了主创团队的野心所在:先是通过英语听力隔绝外界声音,然后只通过视觉传递信息。

  在陈念下楼查看那一段简直是标准的惊悚片调度模式,俯拍与仰拍的切换,加深个体与群体的对抗,人物与建筑的关系暗喻,快速切换的聊天信息(我竟然看到了德尼罗的微信头像),通过手机这个媒介所放大的面部特写,照片在我们眼前飞速闪过,而这时,“少年的你”片名出现。

  可以说,这是我今年在电影院所看到过最具力量的电影开场了。

  除去我在开头所讲过的面部特写手法,本片在建筑空间的关系展现也是相当值得一提。

  曾国祥在这一点上充分暴露出了HK出身的特质(我怀疑取景重庆也是这个原因,两地的城市建筑风格太像了),那些城市间的楼房,封闭的教学楼,垂直延伸的台阶,景深对比的高架桥,这些建筑元素共同构建出影片压抑逼仄的情感氛围,也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陈念与小北在这个社会共同的处境。

  而灯光则再度加强了这类元素的运用:陈念与小北对手戏时的霓虹光线,座位上红墨水的冷光特写,加强景深的空间光效,以及最后押运车上柔光的流动。

  也许是今年华语电影圈最棒的光线处理。

  然后是剪辑,同样,年度华语最佳剪辑,没谁了。

  尤其以蒙太奇叙事为例,最能体现剪辑的功底:第一场蒙太奇关于陈念和小北的生活对切,考试与麻将,庄严宣誓与地下斗殴,这是一种极其优秀的内核影像表达,极度失衡的社会,就这么藏于技巧之下(在这之后也多次用到本手法,比如拆高考试卷后立马剪挖掘机那里)。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热门小说推荐